从物理转ai、战数据库,95后程序员的职业选择-ag真人官方网

从物理转ai、战数据库,95后程序员的职业选择-ag真人官方网

来源:csdn博客 | 2022-04-27 08:42:00 |

作者 | 刘继聪

出品 | 《新程序员》编辑部

我叫刘继聪,是复旦大学2015级的学生,最初在自然科学试验班,分流进入物理系,然后转专业进入计算机系,也因转专业政策降了一级,于2020年毕业。我放弃了保研和出国的机会,进入阿里巴巴一年后,加入涛思数据。

刘继聪

在我短短三年的职业生涯中,先后辗转字节跳动(实习)、某创业公司(实习)、阿里巴巴、涛思数据。研究方向从nlp(自然语言处理)、ml(机器学习)转为db(数据库)。本文是我对过去三年职业方向选择的回顾与复盘,希望你读过我曾经历的迷茫与困惑后,不会走上同样的弯路。

1、菜鸟起航——从物理系转入计算机系

一个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,不会很清楚大学设立的专业是做什么的,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很难接受所选专业与预期的差距。因此,大二时我选择从物理系转入计算机系。

和计算机结缘,源于物理系的一个项目——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。当时,我负责web与服务器相关的功能,因为无人指导,只能在网上找教程自学。我清晰地记得,当我用“世界上最好的语言”php写出第一版程序——一个lamp架构的crud系统时的感受。随着项目的迭代,系统不断重构,前端后续换成了javascript,后端则换成了基于python的django。

与此同时,我选修了物理系的c 课程,这门课主要讲c 如何应用于计算和模拟方面。我人生中第一个较大的c 项目就是那门课的期末作业:用经典的蒙特卡洛方法,做伊辛模型(ising model)的模拟。我做了一个命令行程序,只要输入不同的参数,就能够生成对应的模拟结果,并用openmp做并行的加速优化。后来我才发现由于数据依赖,我写的并行程序比串行程序慢几倍。

我觉得写代码非常有意思,或许比在物理实验室修设备更有趣,于是,顶着降级的代价,我转入了计算机系。很快我发现,即使我自认为已经写过很多代码,但也一度被各路大神虐得体无完肤。

我所在的拔尖班大部分同学都在acm队,而数据结构课的老师是复旦大学acm队教练。整个课程体系非常竞赛化,每周都会用oj(在线判题系统)测试,oj类似于leetcode,但区别在于,它只显示答案错了,却不告知产生错误的输入数据。因此,调试就完全靠猜。开始时,我在测试中一分都拿不到,每周光是完成作业就几乎花掉我所有时间。为了获得更好的测试成绩,有很多次,我都坐在通宵自习室写代码,直到天亮。渐渐地,我能够在每周的oj测试中拿到满分,期末拿到a。在刚转入计算机系最痛苦的第一学年,我的绩点便拿到全系第一。

后来,我在复旦获得各种各样的奖项:一等、二等、三175等奖学金,以及数模竞赛和物理学术竞赛的国家一等奖和上海市一等奖,还有泛海学者、优秀学生等荣誉(见图1)。从自我怀疑、焦虑不安变得坚定、自信。如今想来,我认为那门数据结构课程是一个台阶,拼尽全力再上一层,才能看到别样风景。也正是这段竭尽全力刷算法题的经历,使我在几乎零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字节跳动实习,并拿到了各个互联网大厂的秋招offer。

关键词:

ag真人官方网 ag真人官方网的版权所有.

联系网站:920 891 263@qq.com
网站地图